老年人防止诈骗指南(二)

发布者:离退休处发布时间:2013-03-14浏览次数:612

      近年来,老年人上当受骗的事件频频发生,骗子打着各种各样的旗号,对老年人进行行骗,使许多老年人的损失惨重,极大影响了晚年生活的质量。为使老年人提高警惕,预防行骗事件的频繁发生,特从网络及书报杂志等搜集到一些防骗案件的类型、方法、技巧等,希望对老同志有所帮助。

一、防骗类型

1、打着“免费讲座”、“免费赠药”、“免费体检”等的幌子,直接向老年人推销“包治百病”的高价“保健品”,骗取老年人的钱财,甚至使老年人的身体健康受到损害。

  据民警介绍,不法分子推销保健品的形式主要有:1、开座谈会或讲座。宣传保健品的奇效,同时送赠品或礼品,吸引消费者购买保健品。2、免费试用。先吸引消费者试用,然后再让你不得不购买。3、免费体检。先用虚假的检测结果警示消费者,再催促其购买保健品。4、限时促销。以在某一时段内打折销售或“买、送”等方式诱使消费者抢购。5、采用会员制的方式,哄骗消费者入会以获得“会员价”,从而套牢消费者。6、“受益者”现身说法,通过现场讲述服用保健品后的神效来诱导消费者购买保健品。

2、以问路等理由为名,和老年人套近乎以后,又编出老年人的亲属有血光之灾的谎言,骗老年人“破财消灾”。

3、以婚姻为诱饵,让独居老年人掏钱“娶媳妇”,当钱到手后,“媳妇”却“蒸发”了。

4、以“高额回报”为诱饵,骗取老年人对某些对自身有利的项目如房产、墓地等给予投资。

5、打着电信局、公安局、国税局、财政局或银行等工作人员的旗号,进行电信诈骗。

  除了以往中大奖、亲人出车祸、响一声就挂等诈骗模式外,现在的电信类的骗术也在不断翻新。

  一(冒充公务人员诈骗)骗子冒充电信局、公安局等单位工作人员,使用任意显号软件等技术,以受害人电话欠费、被他人盗用身份涉嫌经济犯罪,以没收受害人所有银行存款进行恐吓威胁,骗取受害人汇转资金。

  二(“退税”诈骗)骗子事先通过其他手段获取购车、购房人的详细资料,以国税局或财政局工作人员的名义用短信或电话方式联系事主,谎称根据国家最新出台的政策,事主可享受购车购房退税,并留下所谓的"服务电话""领导电话"以骗取事主的信任,一旦事主与上述电话联系,即以交纳手续费、保证金等名义,诱导其到ATM机进行假退税真转账的操作。

  三(扣除信用卡年费诈骗)骗子以银行的口气,发送"银行扣除事主信用卡年费"的短信。一旦事主与骗子联系,骗子便谎称事主身份信息被盗用,以保护事主资金为名,诱骗事主将银行账户内资金转入嫌疑人账号。

  四(钓鱼网站诈骗)开设网址与真实网站极为相似的虚假网上银行、虚假慈善网站或虚假网络交易平台,骗取网民身份信息、银行卡信息和密码,从而盗取网民银行存款。

6、 以给有工作愿望和能力的老年人介绍工作为名,或以帮助有出书愿望想要成名的老年人出书为名,骗取老年人的钱财 。

二、老年人防骗八句方针

稳如泰山,心细如发;沉着冷静,巧妙脱险。

不听巧语,明白事理;相信科学,邪气不侵。

情况不明,谨慎行事;多思慎行,警钟长鸣。

小利面前,毫不动心;便宜不占,骗子“翻船”。

三、老年人防骗“十不”

一是不将自己的信息透漏给陌生人;

二是不认识的人不得进家门,有事到办公室商谈;

三是上门推销的产品不买;

四是要钱的书不出;

五是邪教组织的电话不听;

六是社会上集资出钱的事不干;

七是拿不准的事绝不盲从;

八是不轻信媒体广告;

九是非国家机构发布的消息不信不传;

十是小便宜绝对不贪。